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夏日国潮养生”火了 做好这几点避开养生误区

体育正文 156 0

“夏日国潮养生”火了 做好这几点避开养生误区

“夏日国潮养生”火了 做好这几点避开养生误区

本文转自【央视新闻(xīnwén)】 夏至过后,暑气渐盛,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即到来。而比气温(qìwēn)热得更快的,是中式养生热潮。中药加食品(shípǐn)真具有养生功效吗?“国潮养生”怎样做才能(cáinéng)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呢? 看准了“国潮养生”这个赛道,最近,不少中医药企业跨界开起了面包茶饮店。面包里加(lǐjiā)枸杞(gǒuqǐ)、咖啡里加陈皮,一系列(yīxìliè)“国潮养生产品”深受消费者青睐。 从传统茶饮到中药零食,从日常调理到冬病夏治,“中式养生方式”持续圈粉。有网友坦言,对于常吃的蛋糕和茶饮,只要加了中药材就(jiù)感觉健康程度(chéngdù)大幅提升,享受美味的同时总能感觉自己在(zài)滋补身体。 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(yíngyǎngbù)主任王宜(wángyí)坦言,如果仅仅作为一个添加配料,这些“中药”类型食品可能无法发挥商家(shāngjiā)宣传的药用养生价值。 王宜解释,中医认为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通过中医药膳进行膳食调养确实是中医养生的特色之一。但就(jiù)如中医治疗(zhìliáo)需要辨证施治一样,“药食(yàoshí)同源”的中药材也需要合理使用,其养生功效因人而异。 中国中医科学院(kēxuéyuàn)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 王宜:药食同源的膳品需要特别注意(zhùyì)坚持“三因制宜”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(yīndì)的原则,要掌握原料的特性。 今年四月,中医(zhōngyī)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“健康中国”行动,明确提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膳(yàoshàn)服务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透露(tòulù),目前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将食养药膳纳入各类(gèlèi)方案、指南,组织制定的400余个中医诊疗方案、50多个中医护理方案、20项中医治(yīzhì)未病干预指南,其中均包含饮食调护内容(nèiróng)。 简单来说,消费者选购中药材膳食时,要理性地看待(kàndài)养生的功效;同时对于中药材饮品,膳食,也要注意依据自身体质,选择合适的类型。如果确实有调养(tiáoyǎng)需求,可以更多地(gèngduōdì)了解中医药知识或者在中医师指导下,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理(tiáolǐ)。 同时,“国潮养生”还应特别考虑(kǎolǜ)天时。专家表示(biǎoshì),夏至之后会进入中医认识中“冬病(dōngbìng)夏治”的最好时间,对于冬天易(yì)发作支气管哮喘、气管炎、慢阻肺及反复感冒的人群,和部分怕冷畏寒(lěngwèihán)的阳虚体质人群,可以考虑积极采取中医“冬病夏治”手段进行干预(gānyù)。专家提醒,依据不同地区、不同体质等因素,选择适合的调理方法才能“不踩雷”。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:夏天是大自然的阳气最为充盛的时间,对一个人来讲,人体的阳气也是最为充盛的,这时候借助“温(wēn)”“热”的力量是驱除体内(tǐnèi)伏寒的最佳时机。“冬病夏治”的治疗方法(fāngfǎ),“三伏贴”是最常用(yòng)的,针灸、艾灸和泡脚的办法,也都属于(shǔyú)冬病夏治的基本方法。不过这些方法不是所有人(suǒyǒurén)都可以用,要科学规范地选择。 来源:中央广播电视(guǎngbōdiànshì)总台中国之声
“夏日国潮养生”火了 做好这几点避开养生误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