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昭通盐津:蓝莓“串”起乡村振兴增收链

体育正文 187 0

昭通盐津:蓝莓“串”起乡村振兴增收链

昭通盐津:蓝莓“串”起乡村振兴增收链

近日,位于昭通市盐津县兴隆(xīnglóng)乡的(de)一把(yībǎ)伞蓝莓基地迎来丰收。百余亩蓝莓树依山就势,层层叠叠,宛如绿色波浪绵延铺展。历经十数年耕耘,这里已从最初的小片试验田蝶变为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。 走进种植基地(jīdì),山坡两侧的蓝莓(lánméi)树郁郁葱葱,果实缀满枝头。相继成熟的蓝莓覆盖着薄薄的糖霜,颗颗圆润饱满,散发着阵阵诱人果香。据种植户叶久松介绍,基地占地100余亩(yúmǔ),种植的蓝莓以奥尼尔和(hé)密斯提为主(wéizhǔ),辅以盛世、天后、V3等品种。其中以奥尼尔和密斯提果实品质最佳,个大味甜,今年有望产鲜果3万斤。 去年,基地配套建设的(de)旅游公厕及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。今年,在县乡两级政府持续赋能下,基础设施再次提质升级,新增硬化(yìnghuà)产业(chǎnyè)道路三公里。游客沈涛与家人一同来体验(tǐyàn)采摘,享受亲情时刻。“基地的蓝莓很甜,交通也更便利了,我要推荐给更多朋友。”沈涛说。 蓝莓种植既为游客(yóukè)提供(tígōng)了采摘乐趣,又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。采摘旺季,基地能吸纳不少本地劳动力(láodònglì)参与(cānyù)田间管理。“平时固定用工在10人左右,都是周边的村民,高峰期用工量可达20人。”叶久松介绍。 为拓宽(tuòkuān)产业发展(fāzhǎn)空间,基地构建起多元销售渠道。一方面以入园采摘、供应县城内商超的方式,实现鲜果产销两旺(chǎnxiāoliǎngwàng);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(chǎnyèliàn),将鲜果加工成蓝莓酒、蓝莓面条等产品,同步开展优质种苗销售,实现四季创收。 小浆果正成长为富民大产业,兴隆(xīnglóng)乡(xiāng)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强化技术扶持与(yǔ)基础设施配套,让这颗“致富蓝莓”不仅甜在舌尖,更持续为乡村产业振兴“保鲜增甜”,走出一条以(yǐ)特色生态产业驱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。 云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沈迅 通讯员 邱志菊 田入尹(yǐn) 唐欢
昭通盐津:蓝莓“串”起乡村振兴增收链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