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假期 泉州地区加开40趟列车
端午假期 泉州地区加开40趟列车
端午假期 泉州地区加开40趟列车初夏时节,泰宁县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,特色农业产业(nóngyèchǎnyè)发展势头正劲。在(zài)泰宁县胜美家庭农场连片的农田(nóngtián)里,农民们专注地将嫩绿的黄椒幼苗插进整齐的薄膜孔洞中,同伴(tóngbàn)迅速提壶浇水,一垄垄幼苗在微风中摇曳,生机勃勃。
今年是尝试种黄椒的(de)第二年,因去年效益不错,今年种植规模(guīmó)扩大到60余亩,且已获得周边县市多家辣椒加工企业和市场(shìchǎng)的订单意向,销路稳定,预计亩均收益可突破万元。
小小黄椒不仅红(hóng)了产业、
增加了村级(cūnjí)集体经济收入,
还让(ràng)村民的钱袋子“鼓起来”,
近年来,泰宁县始终(shǐzhōng)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持续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聚焦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三大主题,着力(zhuólì)做好(zuòhǎo)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。
特色农业点燃富民强县“新(xīn)引擎”
5月27日,在泰宁县朱口镇石辋大峡谷的茶山上,层层茶垄碧波荡漾,鲜嫩(xiānnèn)新芽布满枝头,工人们在娴熟(xiánshú)地操作着(zhe)采茶机穿梭于茶垄间。
当(dāng)机械掠过茶树,鲜叶瞬间被齐刷刷地剃断,随后被鼓风机吹入集叶(jíyè)袋中,短短几分钟,一袋青翠的(de)茶青便采收完成,展现出一幅现代科技与传统茶产业交融的丰收画卷。
"茶旅融合"发展模式(móshì)的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泰宁县始终坚持"打品牌、育龙头、提品质、拓(tuò)市场"发展战略,积极探索“茶旅(lǚ)融合”发展模式,将茶叶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与旅游观光、文化(wénhuà)体验有机结合(jiéhé),依托(yītuō)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,进一步完善(wánshàn)茶叶要素配置,以生态观光茶园基地建设为依托,以茶旅融合升级(shēngjí)发展为抓手,先后实施了茶香金湖、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、农业农村部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,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,泰宁岩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。
全县茶园(cháyuán)开采面积达17000亩,产量1500吨,茶业(cháyè)综合产值突破1.8亿元。
大金湖(dàjīnhú)有机鱼“活鲜”到家直播活动
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,泰宁持续(chíxù)发展大金湖有机(yǒujī)鱼、乌凤鸡(wūfèngjī)、黄花菜等(děng)特色优势富民产业,累计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、省级“一村一品”专业示范村14个,泰宁大米、鳜鱼等9种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(míngtèyōuxīn)农产品名录,先后入选全国首个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、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、国家级制种大县、福建省肉鸡产业集群项目(xiàngmù)县和十大烟叶主产区。
泰宁县深耕“一产接二连三”延链强链路径,进一步推动(tuīdòng)特色(tèsè)农业向工业化、规模化转型,引进甘百泉等20余家龙头企业,建成全省首个(gè)(shǒugè)竹制品全产业链园区,开发32个精深加工产品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。
同时,深度挖掘乡村资源与产业发展契合点,创新“古村+非遗+民宿(mínsù)”模式,盘活500余栋闲置农房,培育230余家精品(jīngpǐn)民宿,“阅山·水舍”荣获全国乙级民宿称号。打造全国乡村旅游(lǚyóu)重点村2个、中国美丽休闲(xiūxián)乡村2个、中国传统村落4个、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7个,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。2024年旅游接待人数破千万人次(qiānwànréncì),旅游总花费(huāfèi)大幅增长,走出了一条“以旅兴业(xīngyè)·强村富民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城乡(chéngxiāng)蝶变勾勒和美乡村“新图景”
5月(yuè)23日,全国精神文明(jīngshénwénmíng)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会上,泰宁县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七届“全国文明城市”荣誉称号。这座城市用十年的执着坚守与不懈奋进,终于捧回这沉甸甸的桂冠。如今漫步(mànbù)泰宁,无论是平坦整洁、绿意葱茏的城市街道(jiēdào),还是山水环抱、焕然一新的乡间村落,处处展现(zhǎnxiàn)着绚丽多彩的城乡(chéngxiāng)风貌,弥漫着醇厚悠长的人文气息,文明新风扑面而来。
近年来,泰宁县聚焦打造“居者自豪、来者向往”的和美家园目标,秉持“景城一体、城乡共美”建设理念(lǐniàn),促进城乡之间在风貌管控(guǎnkòng)、功能完善(gōngnéngwánshàn)、品质塑造等多维度达成深度协同(xiétóng)发展,共同构建城乡融合、美美与共的全新格局。
泰宁县将“景区标准”深度融入乡村建设,始终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任接着一任干”,以制度形式明确“粉墙、黛瓦、坡顶、翘角(qiàojiǎo)、马头墙”的泰宁本土(běntǔ)建筑风格,建立乡村风貌“负面清单”制度,2010年以来(yǐlái)累计拆除“两违”等与风貌不协调(xiétiáo)的建筑30余万平方米。精心制定《泰宁县村庄分类综合名单(míngdān)》,精准编制接地气、可落地的村庄规划64个(gè),其中2个村庄入选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实施(shíshī)优秀案例。
泰宁县岭下村初心公园(gōngyuán)
为了让城市和农村有一样的生活品质、不一样的生活体验,泰宁县(tàiníngxiàn)深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、城市主题公园等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55个,加快推进(tuījìn)公共服务薄弱区域(qūyù)微改造、精提升,持续深化“总院制(zhì)”“总校制”改革,让城乡更加均衡,获评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、国家级学前教育(xuéqiánjiàoyù)普及普惠县。
泰宁“80影视(yǐngshì)小镇”
累计打造“乡愁王坑”、“诗画(shīhuà)大田”、“80影视小镇”等一批美丽乡村品牌,培育2条省级(shěngjí)乡村振兴示范线、2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,创建(chuàngjiàn)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、示范创建单位14个,泰宁揽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、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(shìfànxiàn)等多项国家级荣誉(róngyù),连续(liánxù)8年上榜“中国最美县域”和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”。
党建(dǎngjiàn)领航激活基层治理“新动能”
连日来,在(zài)泰宁县下渠镇宁路村,“古圩宁路”书记(shūjì)直播(zhíbō)间成为党群互动新阵地。村党支部书记余忠文化身“带货主播”,通过“直播带货+短视频”模式助农增收,生动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务实担当。
该村通过构建“党组织(dǎngzǔzhī)+合作社+蜂农”产业链,在落实林下经济补助政策时,党员干部逐户(hù)走访,确保50箱(xiāng)以上养蜂户精准享受200元/箱补助。
针对蜂蜜销售难题,余忠文带头(dàitóu)参加电商培训,每周三晚开展“蜜语助农”专场直播,今年以来线上销售“乌桕蜜”0.18万斤,带动(dàidòng)30户蜂农户均增收0.6万元(wànyuán)。
目前,该直播间已(yǐ)培育14名“新农人主播”,形成“书记带头(dàitóu)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的良性生态,推动干部转作风、群众得实惠。
正是泰宁县深化(shēnhuà)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缩影。
泰宁深入实施“四抓四强”“五心工程”等(děng)党建引领乡村(xiāngcūn)(xiāngcūn)振兴品牌,全面推广“背包法庭”、积分制、“155”能人服务等乡村治理(zhìlǐ)模式,多管齐下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(zhī)路,入选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,累计培育全国(quánguó)乡村治理示范村梅口(méikǒu)乡水际村、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大田乡大田村、全国文明村开善乡余源村、梅口乡水际村,创建省级文明乡镇2个、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4个、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5个。
与此同时,泰宁县进一步深化“跨村联建”党建模式(móshì),成立12个联村党总支、10个农村党员(nóngcūndǎngyuán)创业致富示范基地,组建了有760余名“能人”的队伍,实施(shíshī)特色产业发展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720余个,村民参与率(cānyùlǜ)达98.5%,累计解决路灯修复、竹山管护等群众各方面诉求2360余件,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(dòngnéng)。
杉城镇际溪村闽台美丽(měilì)乡村交流中心
此外,泰宁县(xiàn)主动融入三明市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(rónghé)发展试验区工作大局,围绕打造“闽台(mǐntái)交流先行地”目标(mùbiāo),连续多年举办(jǔbàn)“跨越海峡来乡建”等活动,引进18家台资企业落户泰宁,创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5个,吸引14支台湾建筑设计师(shèjìshī)团队、46名台湾人才到泰宁开展“陪护式”服务,打造杉城镇际溪村“耕读李家”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示范样板村、梅口乡“闽台茶旅融合小镇”等一批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点(shìdiǎn)示范村,泰宁入选2024年全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,绘(huì)就出一幅两岸交流心心相印、闽台合作互通(hùtōng)互融的振兴画卷。
初夏时节,泰宁县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,特色农业产业(nóngyèchǎnyè)发展势头正劲。在(zài)泰宁县胜美家庭农场连片的农田(nóngtián)里,农民们专注地将嫩绿的黄椒幼苗插进整齐的薄膜孔洞中,同伴(tóngbàn)迅速提壶浇水,一垄垄幼苗在微风中摇曳,生机勃勃。
今年是尝试种黄椒的(de)第二年,因去年效益不错,今年种植规模(guīmó)扩大到60余亩,且已获得周边县市多家辣椒加工企业和市场(shìchǎng)的订单意向,销路稳定,预计亩均收益可突破万元。
小小黄椒不仅红(hóng)了产业、
增加了村级(cūnjí)集体经济收入,
还让(ràng)村民的钱袋子“鼓起来”,
近年来,泰宁县始终(shǐzhōng)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持续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聚焦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三大主题,着力(zhuólì)做好(zuòhǎo)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。
特色农业点燃富民强县“新(xīn)引擎”
5月27日,在泰宁县朱口镇石辋大峡谷的茶山上,层层茶垄碧波荡漾,鲜嫩(xiānnèn)新芽布满枝头,工人们在娴熟(xiánshú)地操作着(zhe)采茶机穿梭于茶垄间。
当(dāng)机械掠过茶树,鲜叶瞬间被齐刷刷地剃断,随后被鼓风机吹入集叶(jíyè)袋中,短短几分钟,一袋青翠的(de)茶青便采收完成,展现出一幅现代科技与传统茶产业交融的丰收画卷。
"茶旅融合"发展模式(móshì)的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泰宁县始终坚持"打品牌、育龙头、提品质、拓(tuò)市场"发展战略,积极探索“茶旅(lǚ)融合”发展模式,将茶叶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与旅游观光、文化(wénhuà)体验有机结合(jiéhé),依托(yītuō)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,进一步完善(wánshàn)茶叶要素配置,以生态观光茶园基地建设为依托,以茶旅融合升级(shēngjí)发展为抓手,先后实施了茶香金湖、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、农业农村部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,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,泰宁岩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。
全县茶园(cháyuán)开采面积达17000亩,产量1500吨,茶业(cháyè)综合产值突破1.8亿元。
大金湖(dàjīnhú)有机鱼“活鲜”到家直播活动
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,泰宁持续(chíxù)发展大金湖有机(yǒujī)鱼、乌凤鸡(wūfèngjī)、黄花菜等(děng)特色优势富民产业,累计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、省级“一村一品”专业示范村14个,泰宁大米、鳜鱼等9种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(míngtèyōuxīn)农产品名录,先后入选全国首个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、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、国家级制种大县、福建省肉鸡产业集群项目(xiàngmù)县和十大烟叶主产区。
泰宁县深耕“一产接二连三”延链强链路径,进一步推动(tuīdòng)特色(tèsè)农业向工业化、规模化转型,引进甘百泉等20余家龙头企业,建成全省首个(gè)(shǒugè)竹制品全产业链园区,开发32个精深加工产品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。
同时,深度挖掘乡村资源与产业发展契合点,创新“古村+非遗+民宿(mínsù)”模式,盘活500余栋闲置农房,培育230余家精品(jīngpǐn)民宿,“阅山·水舍”荣获全国乙级民宿称号。打造全国乡村旅游(lǚyóu)重点村2个、中国美丽休闲(xiūxián)乡村2个、中国传统村落4个、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7个,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。2024年旅游接待人数破千万人次(qiānwànréncì),旅游总花费(huāfèi)大幅增长,走出了一条“以旅兴业(xīngyè)·强村富民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城乡(chéngxiāng)蝶变勾勒和美乡村“新图景”
5月(yuè)23日,全国精神文明(jīngshénwénmíng)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会上,泰宁县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七届“全国文明城市”荣誉称号。这座城市用十年的执着坚守与不懈奋进,终于捧回这沉甸甸的桂冠。如今漫步(mànbù)泰宁,无论是平坦整洁、绿意葱茏的城市街道(jiēdào),还是山水环抱、焕然一新的乡间村落,处处展现(zhǎnxiàn)着绚丽多彩的城乡(chéngxiāng)风貌,弥漫着醇厚悠长的人文气息,文明新风扑面而来。
近年来,泰宁县聚焦打造“居者自豪、来者向往”的和美家园目标,秉持“景城一体、城乡共美”建设理念(lǐniàn),促进城乡之间在风貌管控(guǎnkòng)、功能完善(gōngnéngwánshàn)、品质塑造等多维度达成深度协同(xiétóng)发展,共同构建城乡融合、美美与共的全新格局。
泰宁县将“景区标准”深度融入乡村建设,始终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任接着一任干”,以制度形式明确“粉墙、黛瓦、坡顶、翘角(qiàojiǎo)、马头墙”的泰宁本土(běntǔ)建筑风格,建立乡村风貌“负面清单”制度,2010年以来(yǐlái)累计拆除“两违”等与风貌不协调(xiétiáo)的建筑30余万平方米。精心制定《泰宁县村庄分类综合名单(míngdān)》,精准编制接地气、可落地的村庄规划64个(gè),其中2个村庄入选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实施(shíshī)优秀案例。
泰宁县岭下村初心公园(gōngyuán)
为了让城市和农村有一样的生活品质、不一样的生活体验,泰宁县(tàiníngxiàn)深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、城市主题公园等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55个,加快推进(tuījìn)公共服务薄弱区域(qūyù)微改造、精提升,持续深化“总院制(zhì)”“总校制”改革,让城乡更加均衡,获评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、国家级学前教育(xuéqiánjiàoyù)普及普惠县。
泰宁“80影视(yǐngshì)小镇”
累计打造“乡愁王坑”、“诗画(shīhuà)大田”、“80影视小镇”等一批美丽乡村品牌,培育2条省级(shěngjí)乡村振兴示范线、2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,创建(chuàngjiàn)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、示范创建单位14个,泰宁揽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、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(shìfànxiàn)等多项国家级荣誉(róngyù),连续(liánxù)8年上榜“中国最美县域”和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”。
党建(dǎngjiàn)领航激活基层治理“新动能”
连日来,在(zài)泰宁县下渠镇宁路村,“古圩宁路”书记(shūjì)直播(zhíbō)间成为党群互动新阵地。村党支部书记余忠文化身“带货主播”,通过“直播带货+短视频”模式助农增收,生动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务实担当。
该村通过构建“党组织(dǎngzǔzhī)+合作社+蜂农”产业链,在落实林下经济补助政策时,党员干部逐户(hù)走访,确保50箱(xiāng)以上养蜂户精准享受200元/箱补助。
针对蜂蜜销售难题,余忠文带头(dàitóu)参加电商培训,每周三晚开展“蜜语助农”专场直播,今年以来线上销售“乌桕蜜”0.18万斤,带动(dàidòng)30户蜂农户均增收0.6万元(wànyuán)。
目前,该直播间已(yǐ)培育14名“新农人主播”,形成“书记带头(dàitóu)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的良性生态,推动干部转作风、群众得实惠。
正是泰宁县深化(shēnhuà)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缩影。
泰宁深入实施“四抓四强”“五心工程”等(děng)党建引领乡村(xiāngcūn)(xiāngcūn)振兴品牌,全面推广“背包法庭”、积分制、“155”能人服务等乡村治理(zhìlǐ)模式,多管齐下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(zhī)路,入选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,累计培育全国(quánguó)乡村治理示范村梅口(méikǒu)乡水际村、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大田乡大田村、全国文明村开善乡余源村、梅口乡水际村,创建省级文明乡镇2个、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4个、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5个。
与此同时,泰宁县进一步深化“跨村联建”党建模式(móshì),成立12个联村党总支、10个农村党员(nóngcūndǎngyuán)创业致富示范基地,组建了有760余名“能人”的队伍,实施(shíshī)特色产业发展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720余个,村民参与率(cānyùlǜ)达98.5%,累计解决路灯修复、竹山管护等群众各方面诉求2360余件,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(dòngnéng)。
杉城镇际溪村闽台美丽(měilì)乡村交流中心
此外,泰宁县(xiàn)主动融入三明市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(rónghé)发展试验区工作大局,围绕打造“闽台(mǐntái)交流先行地”目标(mùbiāo),连续多年举办(jǔbàn)“跨越海峡来乡建”等活动,引进18家台资企业落户泰宁,创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5个,吸引14支台湾建筑设计师(shèjìshī)团队、46名台湾人才到泰宁开展“陪护式”服务,打造杉城镇际溪村“耕读李家”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示范样板村、梅口乡“闽台茶旅融合小镇”等一批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点(shìdiǎn)示范村,泰宁入选2024年全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,绘(huì)就出一幅两岸交流心心相印、闽台合作互通(hùtōng)互融的振兴画卷。


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