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体育正文 231 0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“身怀绝技(shēnhuáijuéjì)”的机器人各显神通 改变着人们对粮食大省的印象(yìnxiàng) 成为河南新质生产力的(de)“代言人” 今年“6·18”,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与卓益得机器人联合研发的(de)人形机器人“行者二号(èrhào)”在京东商城线上开售,分为标准版X2、旗舰版X2 Pro两款(liǎngkuǎn),价格分别(fēnbié)为16.98万元和24.98万元。 在国内人形机器人的(de)圈子里,“行者二号(èrhào)”很有名气。今年4月,“行者二号”以续航第一的能力获得了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季军(jìjūn);5月,获得了张江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(dàsài)全地形挑战赛冠军。 “行者二号”究竟有何能耐(néngnài)? 河南(hénán)人形机器人的“大本领” 河南机器人的“轻功”与“智慧(zhìhuì)” 张嘴眨眼做鬼脸,走路跑步又立正,端茶倒水拿瓶子……在位于河南省科学院的中豫具身智能(zhìnéng)实验室,“身怀绝技”的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中各显神通,整个办公区(bàngōngqū)洋溢着满满的(mǎnmǎnde)科技感。 现场,“行者二号”头戴棒球帽、脚蹬运动鞋,俨然一副“资深跑友(pǎoyǒu)”的样子,屈膝前行,步态稳定。它的仿生肌腱如人体(réntǐ)肌肉般伸缩,10万次关节屈伸做到了(le)零故障。 作为全球首款(shǒukuǎn)基于仿生肌腱驱动技术(jìshù)(jìshù)的模块化人形机器人,身高1.70米、体重30公斤的“行者二号”依托全球领先技术,攻克轻量化、高能效、强适应性三大行业瓶颈,可支撑6小时持续高负荷作业,实现类人步态与多(duō)地形自适应能力。 “在我们人类看起来很(hěn)简单的动作,对于机器人来说(láishuō)很困难,比如抓取、分拣等。”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算法(suànfǎ)工程师刘元基指着一位正在接受训练的五指机器人手说。它和工程师的手部(shǒubù)同频,一会比耶,一会伸大拇指,灵活自如。 实验室的另一边,一位(yīwèi)长相可爱、染着棕色头发的女性(nǚxìng)表情模仿机器人,其面部28个微型电机协同运作,可以(kěyǐ)进行(jìnxíng)表情模仿,做到和人类讲话时同频的嘴唇形状。刘元基点击屏幕,机器人瞬间同步他的挑眉动作。 另一位身着蓝色制服的女性机器人已经在银行“上班(shàngbān)”了,“她可以(kěyǐ)完成简单的引领、答疑等任务。”刘元基告诉记者(jìzhě),“中豫具身机器人现在可以进行行走、跳跃、奔跑、表情模仿和自由对话等行为,在操作功能上能进行抓取,比如现在看到的,就是在训练(xùnliàn)机器人把酸奶和薯片放进前面的筐子里(lǐ)。” 河南“智造”赋能多个领域(lǐngyù) 记者了解到,中豫具身人形机器人的工业(gōngyè)配送、AI语音识别等功能,可以适合制造业、工业、农业、医疗等多场景应用。“在工业应用上,可以进行分拣、抓取;农业场景上可以采摘西红柿、黄瓜等农作物,完成大棚(dàpéng)巡检等操作;文旅方面可以根据场馆需求,学习(xuéxí)历史典故(diǎngù),提供景区讲解服务。”刘元基说(jīshuō)。 中豫具身(jùshēn)智能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行者二号”的定价倒逼行业加速技术降本,推动产品从百万级科研设备向“大众消费品”转型。同时,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机制将成为产品研发(yánfā)迭代的重要依据,推动产品从“技术秀(xiù)”转向实用场景深耕(shēngēng)。 此次人形机器人线上(xiànshàng)开售,是河南智能(zhìnéng)制造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关键一跃,标志着河南在具身智能赛道实现(shíxiàn)“技术—产业—商业(shāngyè)”闭环,为中部制造业升级提供样板,推动工业/农业机器人场景落地,加速中部制造向“智造方案输出”转型。 中豫具身并非独自(dúzì)前行。 近年来,郑东新区深入推进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,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(chǎnyèyuán),已集聚华为(huáwèi)安驰智行技术有限公司、郑州阿帕斯科技有限公司、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、卓益(zhuóyì)得机器人(河南)有限公司等人工智能企业20余家。 人工智能科技园聚焦多模态(mótài)人机融合、智能精密装配、视觉智能分析等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应用,成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(bǎohù)、科技成果转化、人才公寓等配套(pèitào)服务,打造集研发、应用、孵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集聚区。 1亿人打造“天然训练场(xùnliànchǎng)” 我省为什么要前瞻谋划具身智能产业?有何(yǒuhé)产业基础?又制定了什么样的(de)目标? “具身智能产业有望成为继计算机、智能手机、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业,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,已成为未来(wèilái)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河南不能错过这样(zhèyàng)的机遇(jīyù)。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爆发(bàofā)期,发展势能快速释放,预计(yùjì)到2029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50亿元(yìyuán),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。 河南(hénán)紧抓风口前瞻布局,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。近年来,河南先后印发《河南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4—2027年)》《河南省推动(tuīdòng)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等文件,把人形机器人纳入重点产业链(chǎnyèliàn)群细分(xìfēn)产业链,以应用牵引具身智能迭代演进,统筹(tǒngchóu)协调全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。 根据发展目标,力争到2027年,初步建立具身(jùshēn)(jùshēn)智能(zhìnéng)产业体系,组建3至5家(jiā)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,引进培育5家左右整机(zhěngjī)生产企业,3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在重点领域打造一批试点应用场景。到2030年,形成较为成熟的具身智能产业体系,重点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全国(quánguó)领先,应用深度广度持续拓展,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发展高地。 在实验室执行主任李清都看来,在发展具身智能产业方面,河南有天然的(de)(de)优势。河南人口众多,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,可以(yǐ)采集(cǎijí)到足够多的数据,而数据对于具身机器人(jīqìrén)研发(yánfā)是非常重要的。以数据为养料,用算法做提升,再发挥河南的人才优势,将人的技能迁移到机器人身上后,便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中进行推广应用了。(莫韶华/文 王苑/视频) 河南正从“国人粮仓”迈向“智造高地(gāodì)” 用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改变着未来世界 这位“代言人”能带来更(gèng)多新惊喜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