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秒52!苏炳添再战百米赛场,遗憾止步预赛
10秒52!苏炳添再战百米赛场,遗憾止步预赛
10秒52!苏炳添再战百米赛场,遗憾止步预赛6月(yuè)13日上午,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(第4站)在(zài)安徽蚌埠站拉开战幕(lākāizhànmù)。在男子100米预赛中,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以10秒52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三,未能晋级半决赛。
这是苏炳添本赛季第二次(dìèrcì)亮相室外赛场,包括陈佳鹏、曾克理、邓信锐等(děng)名将在内,共有18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男子100米项目的(de)争夺。苏炳添与创造了本赛季全国最好成绩的邓信锐同处第21组。
最终,苏炳添以10秒52位列小组第三,总成绩第32位,未能跻身前24名参加的(de)半决赛。邓信锐以10秒31位列该小组头名,陈佳鹏则跑出(chū)10秒28的个人(gèrén)赛季最好(zuìhǎo)成绩排在预赛所有选手的首位。
此前,在2025全国田径大奖赛(dàjiǎngsài)首站,苏炳添赛后表示这次比赛(bǐsài)有可能是自己的(de)百米告别战。“不管这场比赛的成绩也好,或者在5月、6月、7月参加的100米的成绩也好,相差得不会很大(hěndà),所以这场比赛如果成绩理想的话就会有下一场,如果情况不是很理想的话可能就是我最后(zuìhòu)一场100米。”
“亚洲(yàzhōu)飞人”苏炳添出生于1989年8月(yuè)29日,现已35岁,此前(cǐqián)经历长时期伤病刚刚重返赛场。田径(tiánjìng)职业生涯,苏炳添百米多次突破10秒。2021年8月1日,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.83秒刷新亚洲纪录,成为首位(shǒuwèi)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。
苏炳添近期的每一次比赛都像是一次与田径迷的告别。2024年他(tā)因为年龄和伤病等原因,缺席了巴黎(bālí)奥运会。这也让2021年在东京(dōngjīng)创造的9秒83成为(chéngwéi)自己的奥运绝唱。正如苏炳添坦言,他已经做到极致了。在他的运动生涯也没有什么遗憾了。
目前苏炳添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,在(zài)暨南大学创立了苏炳添速度研究训练中心,致力于青少年田径人(rén)才的(de)培养(péiyǎng)。他希望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出来,帮助中国青少年选手跑出更快的成绩。“接下来,我(wǒ)想做的是给予更多的青少年帮助,传授给他们更多的经验,包括搭建训练平台、进行青少年选材等工作。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会发生变化(fāshēngbiànhuà),这一切的转变其实都顺其自然,没有必要刻意去安排。”他说。

6月(yuè)13日上午,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(第4站)在(zài)安徽蚌埠站拉开战幕(lākāizhànmù)。在男子100米预赛中,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以10秒52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三,未能晋级半决赛。

这是苏炳添本赛季第二次(dìèrcì)亮相室外赛场,包括陈佳鹏、曾克理、邓信锐等(děng)名将在内,共有18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男子100米项目的(de)争夺。苏炳添与创造了本赛季全国最好成绩的邓信锐同处第21组。
最终,苏炳添以10秒52位列小组第三,总成绩第32位,未能跻身前24名参加的(de)半决赛。邓信锐以10秒31位列该小组头名,陈佳鹏则跑出(chū)10秒28的个人(gèrén)赛季最好(zuìhǎo)成绩排在预赛所有选手的首位。

此前,在2025全国田径大奖赛(dàjiǎngsài)首站,苏炳添赛后表示这次比赛(bǐsài)有可能是自己的(de)百米告别战。“不管这场比赛的成绩也好,或者在5月、6月、7月参加的100米的成绩也好,相差得不会很大(hěndà),所以这场比赛如果成绩理想的话就会有下一场,如果情况不是很理想的话可能就是我最后(zuìhòu)一场100米。”
“亚洲(yàzhōu)飞人”苏炳添出生于1989年8月(yuè)29日,现已35岁,此前(cǐqián)经历长时期伤病刚刚重返赛场。田径(tiánjìng)职业生涯,苏炳添百米多次突破10秒。2021年8月1日,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.83秒刷新亚洲纪录,成为首位(shǒuwèi)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。
苏炳添近期的每一次比赛都像是一次与田径迷的告别。2024年他(tā)因为年龄和伤病等原因,缺席了巴黎(bālí)奥运会。这也让2021年在东京(dōngjīng)创造的9秒83成为(chéngwéi)自己的奥运绝唱。正如苏炳添坦言,他已经做到极致了。在他的运动生涯也没有什么遗憾了。
目前苏炳添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,在(zài)暨南大学创立了苏炳添速度研究训练中心,致力于青少年田径人(rén)才的(de)培养(péiyǎng)。他希望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出来,帮助中国青少年选手跑出更快的成绩。“接下来,我(wǒ)想做的是给予更多的青少年帮助,传授给他们更多的经验,包括搭建训练平台、进行青少年选材等工作。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会发生变化(fāshēngbiànhuà),这一切的转变其实都顺其自然,没有必要刻意去安排。”他说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